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栏目 >> 新闻动态 >> 正文

青年普法基层行,夯实村社法治基石

2024年07月20日 12:58  点击:[]


 

    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法治建设如同坚实的基石,为乡村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近期,一场由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新昌县法学会、新昌县司法局主办的以“青年普法基层行,夯实村社法治基石”为主题的普法活动在新昌县多个乡村社区如火如荼地开展。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梁柏台法学院的“潮起法梦践行团”在凤山社区、杨家山村等多个乡村社区开展了普法宣传,有效增强了居民的法律意识,也为村社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凤山社区:精准普法,点亮法治之光

 

在凤山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精准普法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法学学子们在新昌县法学会专职副会长王小英的带领下,结合当地实际,针对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案例分享、法律咨询等形式,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同时,在社区工作人员领导下,同学们深入社区内部,对社区居民进行一对一普法,做到送法入户、精准普法,确保居民了解、普法有效。

杨家山村:普法助乡村振兴,共绘美好蓝图

 

 

    在杨家山村,同学们巧妙地将普法工作与乡村振兴融为一体,通过密切与基层干部和村民代表的沟通互动,围绕如何巧妙利用法律手段推动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治理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探讨。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仅汲取了丰富的法律知识,更将其与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活动中,同学们踏足“初见花海”农创花田,陶醉于这片生机盎然的绿色天地。他们用心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结合杨家山村的当地特色,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个人见解,如建议建立乡村品牌保护机制,以法律手段确保乡村品牌的独特性和持续性;推广绿色生态农业模式,让杨家山村的自然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进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同学们的青春智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些富有智慧和洞察力的建议,无疑为杨家山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大坪头村:库区环境保护与农民增收并重

 

    大坪头村,作为库区周边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更面临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交织的双重挑战。同学们围绕库区环境保护与农民增收这两大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结合国家环保政策的指引,深入剖析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其中,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是同学们关注的重点,因为通过这一机制,可以确保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为村民提供可持续的生计来源。同时发展生态旅游的也是当下的热点,以此带动村里的产业升级,促进当地经济繁荣。这些举措不仅着眼于短期内的经济增长,更追求长远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共生。在讨论中,同学们还与村干部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共同探讨了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严格保护库区水资源,坚决打击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这一举措旨在确保库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力保护,为村民和后代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在交流中,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大坪头村居民们对发展的深切关怀与坚定信念。同学们也相信,大坪头村在居民们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

儒岙镇横板桥村:红色革命教育中的法治精神传承

 

    儒岙镇横板桥村独具匠心地将法治建设与红色教育紧密结合,带领“潮起法梦践行团”的同学们参观天姥山革命纪念馆,以期在历史的熏陶中感受法治的深邃,并深入了解横板桥村法治发展的历程。在这次的参观体验中,同学们不仅深切认识到法治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更对如何在打造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发挥青年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随后围绕“五会三治”(即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和村民理事会,以及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机结合)模式,大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从横板桥村法治建设的卓越实践中汲取宝贵经验,为同学们深入理解基层法治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新昌知识产权馆:以法律之翼助科技高飞

 

 

    新昌知识产权馆巧妙地划分了六个独特的展示区域,精心展示了知识产权在高质量发展中所取得的显著成果,为同学们揭开了知识产权为生活带来的便捷之门。在解说员的引领下,同学们深入感受了知识产权在创新创造、广泛运用以及严格保护等各个环节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领略知识产权发展魅力的同时,同学们也热烈探讨了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问题。他们积极与讲解员进行交流,深入探讨了知识产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特别留意的细节和关键点。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亲身感受到了知识产权的魅力和价值,更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方式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综合治理中心:矛盾解决一体化建设最优解

 

 

    综合治理中心六个精心布局的功能区域,承载着二十一个部门的全面入驻,共同编织了综合治理中心“访-调-诉”一体化建设的宏伟蓝图,进而深刻推动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践步伐。这一举措切实实现了综合治理中心“一窗式受理、一揽子调处、一站式服务”的高效工作模式,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与用户体验。

    在综合治理中心内,同学们得以系统地洞察“一站式服务”的高效运行机理及其背后的精密机制。通过资源的深度整合与流程的细致优化,这里犹如一座精心构建的“纠纷医院”,为各类纠纷提供了全方位、一站式的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中,同学们对“访-调-诉”模式中的“调”环节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并针对如何高效调解纠纷展开了讨论与交流。

    此次学习,不仅极大地拓宽了青年们的思维视野,也为深入理解基层法治建设的内在价值与意义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参考。

 

    本次“青年普法基层行,共筑村社法治基石”主题普法活动,不仅成为了一次深入人心、意义深远的法治教育历程,更是乡村振兴征途上的一次实质性步伐。在此过程中,同学们凭借精准的普法策略、紧贴实际的宣传手法以及创新的活动形式,将法治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法治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仰。他们为夯实乡村法治基石、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与智慧,展现了青春的蓬勃朝气与无私奉献。展望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到普法行列,乡村的法治建设必将迎来更加繁荣与昌盛的明天。他们将用知识的力量点亮法治的灯塔,用青春的激情助力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共同谱写新时代乡村法治建设的崭新篇章。

上一条:李黎副院长走访看望法学2024级新生 下一条:聚焦建筑行业需求,培养卓越法务人才

关闭

学院地址:浙江省绍兴市群贤中路2799号 | 邮编:312000 | 版权所有:马克思主义分院
浙公网安备 33060202000256号 浙ICP备15003513号-1